索引号: | 11330727002606428D/2025-29141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科技局 | 生成日期: | 2025-03-19 |
各科室:
现将《磐安县科学技术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磐安县科学技术局
2025年3月17日
磐安县科学技术局办公室 | 2024年 3月18日印发 |
磐安县科学技术局2024年工作总结
和2025年工作思路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和全省创新深化大会、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省市县年度考核任务,研发投入、科技企业、高新产业、科技合作四位一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市下达的10个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1.科创强基重大项目投资额。完成1.68亿元,完成率168%。
2.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完成4.16亿元,完成率84.90%。
3.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完成3.33%,完成率90%。
4.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数和复评数。新培育企业10家,完成率83.33%;重新认定11家,完成率52.38%。
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完成8.7%,完成率133.85%。
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完成8.92 亿元,完成率99.11%。
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完成17%,完成率113.33%。
8.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完成77.7%,完成率86.33%。
9.技术交易额。完成9.20亿元,完成率102.22%。
1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完成54.35%,完成率93.7%。
(二)做法和成效
1.聚焦创新发展,增加研发费用投入。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提升研发活动活跃度,增加研发费用总量。2023年,全县R&D经费3.33亿元,占GDP的比重2.38%,同比提升1.7%。2024年1-12月,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143家,占比77.7%,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4.16亿元,同比增长4.9%,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33%。《激发企业研发动能 破解县域发展难题》专题节目入选2024年全省科技创新宣传十大典型案例。二是引导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共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家、市级科学技术研发中心16家,推荐申报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市重点实验室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54.35%。三是申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组织实施好两个省“双尖双领”项目,征集省科技攻关需求4项,参与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基于区块链的仪控系统程序安全关键技术”,获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4项,下达县级科技计划项目53项。四是建设创新联合体。指导鹏孚隆科技联合浙江工业大学、1家上游企业、5家下游企业组建联合体,开展聚芳醚酮新材料研发。
2.聚焦夯实基础,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努力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开展全县研发投入十强企业评选表彰,努力构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科技领军企业梯次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全年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通过备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其中新申报10家、重新申报11家。以科技企业培育为抓手,大力发展壮大高新产业。1-12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92亿元,同比增长17%;1-12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71亿元,同比增长8.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6.16%。
3.聚焦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人才合作。通过加强已有分院分所管理、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注重企业科技人才引育等措施,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一是首次引进全职A类外国高端人才1名,引进青年人才12人。二是获批省科技特派团试点(2025-2027年),每年可获得50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助推中医药健康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累计完成技术交易额9.20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2.22%,完成省科技成果登记27项。四是二项科技成果完全进口替代并产业化,分别是浙江鹏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聚醚醚酮超细粉替代英国威格斯的150PF,浙江中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医用聚醚醚酮替代英国Invibio的LT1LT2。五是浙江大晟药业有限在全省率先攻克了全年无间断供应鲜冬虫夏草难题。
4.聚焦生态优化,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一是高质量举办“科技活动周”。邀请两位院士给我县科技创新工作视频寄语,召开了全县科技特派员会议并对8名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进行颁奖,给3家博士创新站授牌,为县精准医学实验室联盟正式揭牌,聘请了6名县政府科技顾问,县政府和复旦大学化学系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了两堂“科技大讲堂”,邀请浙江大学等8所高校的9名专家上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邀请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周国辉出席并作重要讲话,有力营造了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大科技政策奖补力度。先后分五批兑现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资金2663.78万元,同比增长37.6%,惠及企业235家次。三是调研完善科技政策。深入调研,起草了新一轮科技政策——《关于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若干政策意见》,完成了意见征求、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同时,出台了《磐安县科技信用担保贷款实施细则(试行)》,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最高800万元的科技信贷和每年最高20 万元的补助,目前已经有5家企业获科技信用担保贷款2200万元。四是抓好人大专项工作评议应评工作。第一时间制定应评方案、召开动员会,针对县人大提出的四方面交办意见,制定35条工作举措,认真抓好整改,有力推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在6个被评议部门中取得测评结果名列第二的良好成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还有部分企业没有研发投入。1-12月,18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有143家,还有41家没有研发费用体现。
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后劲不足。今年以来新增项目只有13项,而退库的有21项,总数为40项。
3.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积极性不高。受企业科技创新层次总体较低、科技企业实力较弱等因素影响,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积极性不高。规上工业企业设置率为54.35%,离58%的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
4.部分企业生产形势不理想。1-12月,7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库企业中,产值下滑的有25家,占比32.05%,其中4家企业下滑幅度在50%以上。
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难度较大。受前几年挖掘力度较大、我县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总体较低等因素影响,加上审核把关越来越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难度大。今年,通过备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0家,重新申报企业中有10家不重新申报或重新申报没通过,出现了净增数为零的情况。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县科技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及县委县政府全会精神,围绕“以更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未来更长远发展”主题,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生态营造优化一体推进,有效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2025年,要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各10家,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4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争取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重点科技项目、海外工程师、市级重点实验室等方面实现突破。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主要做好“六强六促”工作。
(一)强研发投入,促创新发展。研发强度,始终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标志,也是科技部门的主要工作,要实施全社会R&D经费投入提升行动,提高县域科技创新水平。一是突出重点抓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会同县经商局及属地,对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逐一分析,逐个指导,做到应研发尽研发、应归集尽归集,有研发投入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保持在80%以上;对研发投入重点企业,予以重点关注,指导其加大研发投入并应统尽统。二是挖掘潜力抓好建筑业企业研发投入。建筑业企业是我县R&D经费的主要渠道之一。加强和建设部门的沟通对接,利用信用评价、省建设科研项目、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建设领域政策导向措施,引导建筑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归集统计R&D经费,2024年度建筑业企业R&D经费占全部R&D经费的比例达30%。三是拓宽R&D经费纳统渠道。加大引导力度,引导更多的服务业企业和公办、民办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并规范归集R&D经费。四是精准宣传促提升。挖掘近年来全县科技创新领域成效显著、具有示范意义的企业案例,在规上工业企业、未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中进行宣传、推广,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科技即未来的理念,加大研发投入。
(二)强创新主体,促稳健增长。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梯次培育各类科技型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投资稳健增长。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在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筛选属于三大科创高地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高成长性的重点企业,通过政策帮扶、项目支持、优质服务,培育科技龙头企业。二是重点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活动,发挥在外磐安籍人才作用,加大高精尖新科技企业(项目)引进力度,努力适应认定条件越来越严格的新形势,外引和内培并重,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2024年未能通过专家评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企业,要逐家分析,帮助其补齐短板,争取2025年申报成功。三是夯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基础。突出创新性、成长性,一、二、三产业并重,充分发挥科技中介和园区、乡镇(街道)的力量,帮助企业补齐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科技人才短板,培育一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强平台创建,促创新创业。科创平台是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要新建和壮大并重,加大各类科创平台创建力度。一是加强研发机构培育。要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提升行动,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设备、研发费用、研发人员,积极申报省市级研发中心,争取市级重点实验室实现新突破。二是建设新型科创平台。推进县政府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林所、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红花油茶等特色产业共建科创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壮大现有科创平台。进一步壮大金磐数字经济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金磐脉链产业数字园和青创园省级众创空间,发挥金磐数字园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会长单位作用,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争取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实现零的突破。
(四)强科技合作,促短板拉长。受产业集聚、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县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等资源短缺。要加强科技合作,努力弥补短板。一是扎实实施省科技特派团试点。以省科技特派团试点获批为契机,加强和省科技厅、专家团长、专家组的对接,组织企业积极申报重大项目,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服务我县中医药健康、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开展企业科技副总配备工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校企创新人才“双向交流”等方式,开展配备企业科技副总工作,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人才培养,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引育。联合县委人才办等部门,引进一批能够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高层次科研人才。深入排摸企业人才需求,积极引进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争取新引进1人以上。用足用好县政府科技顾问,为全县科技创新献计献策。四是合作申报省市重点项目。依托科技特派员母体单位科技资源优势,加强和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申报实施省市重点研发项目,争取在省重点研发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同时,下达实施省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0项、县级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五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全球引才”行动,柔性引进一批“候鸟型”人才,全年技术交易额实现7亿元。组织企业申报省科学技术奖3项、科技成果登记15项,争取省科学技术奖实现零的突破。
(五)强创新环境,促生态优化。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有效吸引科技人才、项目、资金,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要多措并举,想方设法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一是争创“科技创新鼎”。将“科技创新鼎”39个指标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建立定期分析研判、问题破解、推进提升制度,努力做到先进指标保持优势、中间指标争先进位、落后指标攻坚清零,合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二是谋划科技发展“十五五”规划。紧扣上级所需、磐安所能、产业所趋、民生所盼,聚焦体制机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等重点深入调研,深入分析,找准问题,有序推进《磐安县科技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合理设置“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科学构建指标体系和重大任务清单,为我县“十五五”期间科技发展提供基本遵循和指导。三是加强新一轮科技政策宣贯。通过新闻媒体、新闻发布会、培训会等形式加强宣传,并及时、严格执行新一轮科技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同时,修订《磐安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磐安县创新券管理办法》,出台《磐安县科技创新奖评选办法》,优化科技计划项目设置层次和创新券申报流程,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四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对现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提档升级,开展企业创新创业方面的诊断咨询和对标提升工作,帮助企业对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等评价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制定做优做强企业的工作计划,助力企业提档升级。
(六)强队伍建设,促工作开展。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加强县、乡科技干部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确保各项科技创新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一是加强培训。适时组织局机关干部,乡镇(街道)、工业区块、相关部门科技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参加科技创新培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水平。实施科技型企业家培育工程,采取“选拔+支持+服务”方式,对企业家开展经营管理、科技创新、资本运作、金融服务、人才引进、法律法规、政策支持等方面培训。二是健全制度。健全完善月度工作汇报、季度业务知识讲坛等制度,引导全局干部养成爱学习、肯钻研、重业务、善总结的良好习惯,提升全局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科技创新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干部基础。
附件:2025年科技创新十大重点工作
附件
2025年科技创新十大重点工作
序号 | 工作名称 | 工作目标 |
1 | 加大研发投入 | 通过拓宽渠道、加强投入、规范归集等措施,加大研发投入,力争2025全社会R&D 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45%,其中2024年度2.4%;2025年,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8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45%。 |
2 | 培育科技企业 | 开展研发投入十强企业评选,实施科技企业增量提质行动,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各10家以上。 |
3 | 扩大高技投资 | 通过抓好招商引资、抓好在库项目指导、抓好新增高技领域项目等举措,新增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15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1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5%。 |
4 | 建设研发机构 | 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提升行动,新增市级研发中心8家,争取市级重点实验室实现新突破,争取省级企业研究院等重点研发机构实现新进展。 |
5 | 加强技术攻关 | 加强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以上,下达实施省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0项、县级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争取省级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 |
6 | 加速成果转化 | 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全球引才”行动,全年技术交易额实现7亿元。组织企业申报省科学技术奖3项、科技成果登记15项。 |
7 | 发展高新产业 | 深化科技企业帮困扶强行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达到1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5%。 |
8 | 引育科技人才 | 开展科技副总配备工作,争取引进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海外工程师各1名。 |
9 | 宣贯科技政策 | 加强新一轮科技政策宣传贯彻,并修订《磐安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磐安县创新券管理办法》,出台《磐安县科技创新奖评选办法》。同时,形成科技发展“十五五”规划初稿。 |
10 | 省科技特派团 试点 | 组织申报中医药健康、新材料领域重大项目1项以上,县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10项以上,引进培育研究生等人才20人以上。 |